第(2/3)页 “政治上作为蜀汉丞相,他处理事务简洁、实际出发,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计较虚名而重视实际,贪慕虚荣的事他都不做,终于使蜀国上下的人都害怕却敬仰他,使用严刑峻法却没有人有怨言,这是因为他用心端正坦诚而对人的劝诫又十分明确正当的缘故。” “可以说他是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其才能可以与管仲、萧何相媲美。” “经济上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利用了汉中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诸葛亮死后,蜀汉军撤退,魏军还在蜀营中“获其图书、粮谷甚众”。” “经诸葛亮“踵迹增筑”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还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 “据后世调查统计,全区至今尚保留有汉以来的古堰七十多处,一些堰渠经历代使用维修,一直延用至今。” “这能说明汉中盆地汉中盆地古代农田水利设施至今所产生的实际效用和不断改进利用,与诸葛亮当年在汉中休上劝农时,开拓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的丰功伟绩是分不开的。” “军事上诸葛亮的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对中国军事界有一定的贡献。”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作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阵图,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作为军事家,诸葛亮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 “有这样一位足智多谋的人,蜀汉还是由盛到衰,就连诸葛亮此人最后也是因为积劳成灾而去世,造成蜀汉败落的后果不得不提一场战役——夷陵之战!” “刘备,这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上到白发老翁,下到三岁孩童,都可以对此人说上两句,有人说他太仁义,这对于君王来说宅心仁厚并不是什么好事,作为出身卑微,没有可以倚仗的强大家族的刘备能在群雄争霸中占据一角之地,此人的雄才大略也不不容小觑!” “在这次夷陵之战的时候,刘备太意气用事了,这也算是他不能成大事的一个性格表现,因失结义兄弟关羽便举全国之力兴师东伐孙吴。” “战争中又缺乏相应的带兵打仗的谋略,没有军事家的隐忍,致使夷陵之战惨败,刚建立不久的蜀汉损兵折将,元气大伤。” “蜀汉的智囊出现也基本出现在刘备“打天下”阶段,刘备死后,蜀国将才死的死,老的老,蜀汉也没什么能征善战的人才了,只有一个诸葛亮为了这蜀汉而积劳成灾。” 第(2/3)页